
有人习惯在深夜的台灯下翻看学生的作业本,墨迹未干的字迹里藏着无数个未解的疑问。当疲惫感如潮水般漫上心头,不妨把批改作业的节奏放慢,让每个红勾都成为与学生对话的契机。指尖划过纸张的触感,是连接师生的纽带,也是提醒自己保持觉察的信号。或许可以暂停片刻,听一听窗外的风声,让那些被试卷压弯的脊梁重新挺直。
教学楼的走廊总在考试周变得格外漫长,老师们的影子被夕阳拉得细长。此时更需要学会与时间共舞,把每个课间十分钟当作珍贵的喘息时刻。不必强迫自己成为永不停歇的陀螺,允许身体有疲惫的痕迹,就像允许花朵有凋零的季节。当备课笔记堆满桌角,不妨在空白处画上几道波浪线,让思维的河流找到新的方向。
面对学生时,老师往往把自己塑造成无所不能的灯塔。但真正的平静始于承认自己的局限,就像承认大海也会有平静的港湾。当试卷上的分数成为衡量的标尺,不妨在讲台上放一盆绿植,让生命的气息抵消数字的冰冷。那些被焦虑啃噬的夜晚,或许可以尝试用深呼吸代替辗转反侧,让每一次吐纳都成为与内心的对话。
教育者的使命从来不只是传授知识,更是传递希望。当考试压力像乌云般笼罩校园,更需要在心中点亮一盏明灯。这盏灯或许是一句温暖的问候,或许是一次真诚的倾听,又或许只是允许自己偶尔放下教鞭,去感受生活的温度。真正的平静不是没有波澜,而是学会在波澜中保持内心的秩序,让教育的火焰在风雨中愈发明亮。
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