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会说,焦虑是种需要驱逐的烦恼。可如果换个角度,把它当作一个需要对话的伙伴,情况会不会不同?当你发现它总是不期而至,不妨试着和它说说话。问问它:"你为什么会出现?"或许会得到这样的答案:因为你的大脑在过度关注结果,而忽略了过程本身。就像站在悬崖边看风景,你越是想看清远方的风景,越容易被脚下的深渊吸引。
这种情绪往往在深夜最明显。当台灯的光晕笼罩书桌,你发现自己的思绪像脱缰的野马,一会儿想着错题本上的红叉,一会儿担忧考官的评分标准。其实啊,这种状态很常见,就像春天的柳絮总是不自觉地飘散。关键在于,你是否愿意给它一个出口。深呼吸时,想象把焦虑揉成一团,轻轻放在窗外,让它随风飘走。

与其和焦虑对抗,不如学会和它共处。当你发现它总是出现在复习的最后阶段,不妨把学习时间分成小块,像拼图一样逐步完成。每完成一块就给自己一个拥抱,告诉自己:"我正在掌控局面"。这种微小的胜利会像星星一样点亮你的心,让焦虑的阴影逐渐变淡。
考试就像一场马拉松,重要的不是冲刺时的呼吸,而是整个过程的节奏。当你感到焦虑时,不妨把注意力转移到手边的笔尖,感受纸张的触感,听一听窗外的风声。这些细微的感知会像温暖的毯子,慢慢包裹住你紧张的神经。
记住,焦虑不会因为你躲开它就消失。但当你愿意直视它,用温柔的目光和它对话,它就会渐渐变成一个可以共处的伙伴。就像老朋友在你遇到困难时总会出现,只是这次它带来的不是烦恼,而是提醒你:你已经准备好迎接新的开始。

最新评论